并购潮与裁人潮一起来袭 全球汽车零部件业迎结合晋级阵痛 |
发布时间:2015/11/11 9:46:19 查看次数:1317 |
“结合”和“并购”是2015年世界汽车零部件职业的关键字,这可能并没有啥悬念。依据办理咨询公司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职业吞并收买交易额可能会创下新高,打破480亿美元,此前的最高值为2007年的350亿美元。本年以来,采埃孚完结收买天合、博格华纳收买美国雷米世界公司、麦格纳世界收买德国零部件公司格特拉克,零部件职业并购案一桩接着一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不仅是并购案让人眼花缭乱,调整事务的零部件公司也不在少数,比如本年年中江森自控宣告剥离汽车内饰与座椅业务,将重心放在修建节能和汽车电池事务上。跟着全球零部件职业结合晋级,近期,包含江森自控、奥托立夫等零部件公司都宣告了裁人方案。近期,麦格纳也标明,因为智能机器人的逐步遍及和我国劳动力本钱的不断上升,一些零部件制作商将来或挑选撤离我国。零部件职业工人好像现已开端感受到职业结合晋级的阵痛 了。 增速放缓调整事务 跟着全球汽车排放法规日趋严厉、汽车互联技能和主动技能的不断开展,零部件供货商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事务范 围,才能在一日千里的汽车业中生存下来。为了避开汽车商场周期性崎岖和巨额投资需要,江森自控早前就宣告将剥离汽车事务,转向赢利率更高的修建和储能业 务。不久前,江森自控宣告,为了推进本钱节约方案,将来两年内将裁人3000人,估计每年将节约2.5亿美元本钱;这次裁人将主要会集在汽车座椅和内饰事务上。 为了应对职业开展趋势,全球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制作商奥托立夫近期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本年8月,奥托立夫斥资1亿美元收买美国MACOM技能解决方案控股公司旗下的汽车事务,加强该公司在主动安全商场的研制才能,并推进主动驾驶技能的开展。近期,奥托立夫与日本 日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两边树立一家合资公司以规划、研制及出产轻型车制动控制系统。日前,奥托立夫与沃尔沃签署协议,两边将共同开发主动驾驶技能。 不断开辟新式事务需要许多资金,因而,奥托立夫方案在我国裁人,以应对我国汽车商场低迷形成的商品销量下滑。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商场,我国一直是各大跨国车企和零部件供货商的赢利引擎。不过,跟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车市销量增速放缓乃至下降,奥托立夫在华事务也受到较大影响。 奥托立夫董事长、总裁兼CEO卡尔森标明,该公司全球销量中大概16%来自我国商场。如今,奥托立夫(我国) 正在削减暂时职工和承包商,第二季度削减职工约400人,如今的职工总数约9100人。卡尔森指出:“咱们需要对商场敏捷做出反响,变通和抓住时机尤为重 要。如果销量继续跌落,咱们将需要削减更多职工。”不过,他也着重,虽然我国车市如今存在动摇,然而从长时间来看,我国商场的潜力仍是无穷的。 整零联系日益紧张 除了事务调整、增速放缓,近年来整零联系趋紧也给零部件供货商带来较大的压力。因为当时全球车市增速放缓,整车公司不断向零部件供货商施加压力,请求其下降零部件报价。与此一起,模块化渠道的推行,让整车公司希望数量更少、规划却更大的零部件供货商为其供给最可靠、最领先的商品。整车公司不断下降其在供应链方面的开支,零部件职业结合趋势加强,裁人自然成为零部件公司节约本钱的一种天性反响。 因为要对节能减排、汽车互联和主动驾驶技能坚持较高投入,近期,包含丰田、大众、戴姆勒等跨国车企都在推行减支方案,它们希望能削减在供应链方面的开支。本年8月,丰田汽车与供货商进行谈判,请求其零部件供货商下降报价,以进步丰田本身竞争力,完结2015财年2.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76亿元)的经营赢利方针。这是丰田一年多以来首次请求供货商降价。 近期,包含铁矿石在内的原材料报价有所下降,给供货商供给了降价空间;因而,丰田决定请求供货商下降报价。“咱们的竞争力来自供货商本钱的改善。”一位丰田高管标明。从本年10月开端,丰田已请求供货商逐步降价,降价起伏暂定为0.5%~1%。近期,深陷“排放门”丑闻的群众也方案从供货商方面节约30亿欧元本钱,以付出“排放门”形成的高额召回与维修费用。 智能制作工业晋级 跟着智能技能在汽车业的运用规模越来越广,机器人抢零部件工人的“饭碗”不再是骇人听闻,尤其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业工人的危机感更大。日前,麦格纳CEO唐纳德·沃克标明,跟着智能机器人本钱逐步下降,我国劳动力本钱逐步上升,可能会致使汽车出产从我国转移,整车制作商和零部件供货商将来将在总部树立更有功率的主动化工厂。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进行的一项对于领先制作技能的研讨标明,在一些现已开端运用工业机器人的国家,例如美国、德国和日本、韩国等,制作本钱到2025年将下降18%~33%。而沃克此前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标明:“对于汽车业如今更主要的问题是,在全球规模内运用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力,究竟能在啥时候实现。” 沃克还指出,跟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开展,大容量电池的需要不断上升。曾经的汽车零部件相对简便,而如今的大容量电池和承载电池的配件都归于大型粗笨零部件。他标明,许多汽车厂商开端思考在总部所在地,通过运用愈加高效的主动设备进行就地出产。 |
上一条信息:
五十铃平板清障车热销因素剖析
下一条信息: 北京申冬奥成功 勾臂垃圾车加油助威 |